第2992条留言 来自 深圳 的 留言者:忠正
2010年3月12日上午的家庭系统排列个案,是一位女士,她41岁了,还没有要小孩,一直认为自己年龄大了,是高龄了,犹豫。她丈夫有一个小孩。追问家族历史,是案主的奶奶,在案主的母亲很小的时候,奶奶遇到日本兵,于是拼命跑,被日本兵开枪打死了。开始,找了一位案主的代表,一位妈妈的代表,一位奶奶的代表。奶奶的代表一上场,脚后跟就有凉飕飕的感觉,而且抽了一下,这就是在那个部位中枪的。奶奶去世后,留下了一个女儿。案主担心自己复制家族的命运,担心自己会死去,留下一个小孩,才犹豫自己拿不定主意是否要小孩。
排列中,奶奶的代表躺下,后来奶奶的代表旁边躺下一位男士,刚开始大家均不知道那位躺下的男士代表谁,后来才知道是代表的杀死奶奶代表的日本兵。让妈妈的代表去触摸奶奶的代表和日本兵的代表,让案主的代表也去触摸奶奶的代表和日本兵的代表,刚开始案主的代表不愿意触摸日本兵的代表。当触摸奶奶的代表后,奶奶的代表闭上了眼睛,表示已经安息了。在家庭系统排列中,加害者也进入了受害者的家庭中,因此那个曾经杀死奶奶的日本兵也是这个家族的一员,后来的人也得接纳他,也得在后人的心目中留下一个位置,如果排斥他,那么系统就不稳定。这也是同我们的政治思想工作教育是相反的。对灵魂的工作过程中,很多同政治思想工作教育过程是相反的,但希望到达的目标是一致的。
后来,黄素恩老师带我们做了一个冥想,让我们看着一个岛,一个大陆。岛是日本岛,大陆代表中国。说“你们在那边,我们在这边。”,表示了界限。另外讲到“良知”和“归属感”的问题。每个人均有自己各自认为对的“良知”,良知是为了“归属感”的,如日本兵,他们的良知就是要对天皇忠诚,如果不对天皇忠诚,就失去了自己是日本国民的“归属感”。同样,中国人也有捍卫自己家园的“良知”,为了这个归属感而抗击。(如汉奸已经失去了被国民接纳的归属感)。交战的双方带着各自的认为好的良知,为了自己的归属感而战。如小偷的家族,他们的良知并不认为父母去偷东西是错的,因一旦自己的“良知”认为父母偷盗行为是错的,那么他就失去了“归宿感”,即他就不再归宿属于这个家庭团体了。为了获得归属感,他就会跟着一起去偷盗。关于良知、归属感,海灵格的书上有详细介绍。千万不要误解。这里不是政治思想工作的层面,而是心灵的场面,在心灵的层面工作时,是没有好坏对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