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条留言 来自 上海 的 留言者:新浪车友
谢谢斑竹回复,请问上海哪里可以买到正宗的油公?
另外,会里的几个车友最近在试一个上海本地产的节油产品,叫“奥派动能”,反映效果不错,节油都达到了15%以上。一辆2.5L排量的君威的油耗还降到了8升多一点。
我想买些正宗的“油公”试试,对比一下,看看以后选哪个产品用。
谢谢斑竹回复,请问上海哪里可以买到正宗的油公?
另外,会里的几个车友最近在试一个上海本地产的节油产品,叫“奥派动能”,反映效果不错,节油都达到了15%以上。一辆2.5L排量的君威的油耗还降到了8升多一点。
我想买些正宗的“油公”试试,对比一下,看看以后选哪个产品用。
为了防止在上海买到假油公,我公司可以让江苏南通我公司的直属点快递给你们,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为了对比,最好选择没有使用过任何添加剂的车比较。你提到的那个添加剂名,你看一下如下的帖: http://forum.auto.sina.com.cn/cgi-bin/view.cgi?gid=25&fid=337&thread=26602&date=20060117 你对比一下,我有点怀疑是哪个厂家购买了我们桶装的油公回去分装的(油田、炼油厂等经常来购买桶装油公)。因为该帖写的“游车牌油公”,而该帖说2006年2月又变成的如上的名称了。你仔细看一下那家公司的网站,关于爆震方面的研究,抄了我们深圳市日研科技有限公司的油公网站,如《彻底解决爆震的理论设想》等,抄袭我们的。前不久我们还打击掉了“中科牌油公”的冒牌货。一般冒牌的就先用我们的真油公液体开路,待客户大批购买时,就开始抛售假货。由于上海不断有人明的暗的假冒油公,我们一直没有大规模在上海经营油公。假冒的一直出现在上海,其他城市还没有发生。过一段时间,你可以到沃尔玛超市购买油公。油公早已纳入沃尔玛全球采购系统。但由于我们的代理商是分地区、分城市代理销售的,而沃尔玛是跨地区的连锁超市,我们的代理商自己定零售价,但沃尔玛统一定价,因此与当地城市的代理商发生经营区域、零售价格等的一些冲突,正在协调此事。此事协调完后,就可以在沃尔玛超市放心购买油公了。目前具体购买方式,电子邮件上已经回复,望查收。
现在我们心里很矛盾,有人来大量买桶装的油公,送上门的钱我们又不能不挣,但又担心他们买了桶装的去分装换了名称来冲击我们的油公市场,也担心他们稀释后假冒油公销售。也许知名度高的产品命运全是这样的。
谢谢!回复,已经给你去邮件。月底要出差深圳,正好来买一点正宗的油公。
上海的那个产品网站,我去看过了,人家的早期产品98年就在上海大众公交投入使用了,不要去随便诋毁。那个所谓的抄袭,我也看了,本来大家都是抄教科书的呀!商场中,要立于不败之地,靠的是真本领,不是诋毁一下就可以称王称霸的。我是搞发动机ECU软件的,他们的产品机理,我看了挺明白的,原理对头。你们的产品看了比较玄,云里雾里的,可能是我水平比较低。以下,有段文字供大家参考:核磁共振的原理,就是用适当频率的电磁振动(这个频率其实已经是微波范畴了)令原子核的能级上升,然后原子核能级下降释放的能量,这个能量也是电磁波形式,但是由于量子效应,输出的电磁波频率和输入的并不一样,而且能级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仅是微秒级的时间,更要连续不断的外部能量输入。
《油公燃油抗爆剂的深层次研究》一文涉及抄袭的来源:http://www.valueparts.com.tw/article/knock&octane.html ,此文为资深大众汽车专家–程冠華先生所著。
仔细看看 http://forum.auto.sina.com.cn/cgi-bin/view.cgi?gid=25&fid=337&thread=26602&date=20060117 ,该帖写的“游车牌油公”,然后该帖说2006年2月又变成的如上的名称了。你看看程冠华先生所著的书中看看有否如下内容:“彻底解决爆震的理论设想”? 彻底解决爆震的理论设想 从以上多层面的分析获知:1、汽车产生爆震的根本原因是发动机内油气混合气燃烧不同步,在不同地点发生了两次或更多次不同步爆发燃烧;2、发动机内积碳也是引起爆震的原因;3、高标号油的抗爆性能比低标号油强。爆震的原因搞清了,解决的方法:1、如果能让油气混合气“同步爆发”则能从根本上解决爆震问题;2、如果能把发动机内陈旧积碳清除干净并且使积碳不再沉积,可以进一步抑制爆震;3、如果油气混合气能够绝对“同步爆发”那么就没有区分高标号油、低标号油的必要,低标号油与高标号油具有相同的抗爆性能。你看看程冠华先生所著的书中看看有否?
《奥派动能改善燃油抗爆性能的研究》:http://www.jzsy.com/zyb.asp?BigClassName=技术研究%20&SmallClassName=能源技术&ArticleID=123&Title=奥派动能改善燃油抗爆性能的研究 《油公燃油抗爆剂的深层次研究》:http://www.yougong.com/docc/kbj1.htm 《浅谈爆震的来龙去脉》:http://www.valueparts.com.tw/articles/knock&octane.html
经过仔细比对发现:《奥派动能改善燃油抗爆性能的研究》共3150字,其中1640字为引用《浅谈爆震的来龙去脉》一文,引用部分占全篇52%;《油公燃油抗爆剂的深层次研究》共2549字,其中2024字引用《浅谈爆震的来龙去脉》一文,引用部分占全篇79%。如果要讲涉嫌抄袭的话,《油公燃油抗爆剂的深层次研究》可以讲算抄袭的,而《奥派动能改善燃油抗爆性能的研究》一文属于正常,一篇论文引用教科书的内容52%已经算不错了。再者,3篇文章所讲述的关于产品实现抗暴性的机理都不相同,这也算不得抄袭。不过,以后在引用资料的时候要注意标注出来。
还有,斑竹能否再详细地讲述一下什么叫油气混合气的“同步爆发”。是否是指混合气在同一时刻燃烧?
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我们的产品,来源于日本,很多问题在日本的书上有很多这方面的介绍,但因为没有中文汉字介绍的,所以别人总是不信。所以我们尽可能介绍一些现有的、共性的东西,而这些共性一般教科书即有,引用了一些名词解释,免得别人到处去查。“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引用的部分是“科学”部分,科学是属于共性部分,“科学”部分是不能申请专利的,属于共有,更何况是一些名词解释。属于专有的是“技术”部分,而且技术可以申请专利。你仔细看看“XX已经彻底解决爆震,并使低辛烷值油替代高标号油使用已成为现实 从以上彻底解决爆震的理论设想出发……,”一看就是“ 油公核磁共振传递剂已经彻底解决爆震,并使极低辛烷值油替代高标号油使用已成为现实,从以上彻底解决爆震的理论设想出发……”这就不是“科学”部分,而是涉及技术部分,这部分连所有文字全相同。只是改头换面。不是说根据字数多少,虽然说“文章本自成,妙手偶得之”,但这几行字100%相同,太妙手偶得了,我们所说的这儿。您再仔细看看。
〈奥派动能改善燃油抗爆性能的研究〉:”奥派动能”燃油增效剂已经彻底解决爆震,并使低辛烷值油替代高标号油使用已成为现实,从以上彻底解决爆震的理论设想出发,运用多序活性因子使混合油气雾化均匀,避免了不均匀燃烧。
“奥派动能”燃油增效剂利用燃油可控催化技术,使油气混合气在速燃期阶段最大限度地同步爆发、充分燃烧,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早燃物,可以彻底解决爆震问题,而且使用时,与油品标号无关。并且,由于燃油可控催化技术使尽可能多的燃油在速燃期阶段燃烧后,在后燃期阶段燃烧的燃油大大减少,在提升了效率的同时,避免了尾气的高温和高压,进一步抑制了爆震的产生。
而且,其中金属表面净润组份可以无损伤清除发动机内陈旧积碳,进一步抑制了爆震产生。因此,通过添加”奥派动能”燃油增效剂使燃油在无论什么标号的情况下爆震现象得到极大的改善,这就是为什么车辆添加”奥派动能”后,发动机的声音明显变轻,汽车在添加”奥派动能”后可以降标号使用汽油的真正原因。
在低标号油替代高标号油的实际使用中,首次添加”奥派动能”千分之一,目的是为了快速分散可控催化物质、加强燃油的抗爆性能,使电喷车的ECU对改善后的油品做出控制系数的调整,第二次起可以将添加比例下降到万分之三到五,以最小的代价实现燃油品质的改善、增强动力、节省燃油。
〈油公燃油抗爆剂的深层次研究〉:油公核磁共振传递剂已经彻底解决爆震,并使极低辛烷值油替代高标号油使用已成为现实,从以上彻底解决爆震的理论设想出发,我们利用油公核磁共振传递剂,给燃油传递量子的核磁共振信息,可以使发动机内油气混合气“绝对同步爆发”,可以彻底解决爆震问题,而且使用时,与油品标号无关。而且共振波可以无损伤清除发动机内陈旧积碳,进一步抑制了爆震产生。因此,通过添加油公核磁共振传递剂(燃油添加剂)使油在无论什么标号的情况下不发生爆震,这就是大量用户添加油公后可以用90号油替代97号、大庆油田在40、50、60多号油中添加油公后可以替代90号油使用的真正原因。在低标号油替代高标号油实际使用中,首次添加油公千分之一至二,目的是为了快速排除陈旧积碳和提供共振信息,第二次起添加万分之二目的是传递和保持其共振特性,通过共振同步爆发消除爆震的产生。
你仔细看看“”奥派动能”燃油增效剂已经彻底解决爆震,并使低辛烷值油替代高标号油使用已成为现实 从以上彻底解决爆震的理论设想出发……,”再对比:“ 油公核磁共振传递剂已经彻底解决爆震,并使极低辛烷值油替代高标号油使用已成为现实,从以上彻底解决爆震的理论设想出发……”,这部分所有文字全相同。只是改头换面,虽然说“文章本自成,妙手偶得之”,但这几行字100%相同,太妙手偶得了,我们所说的这儿。您再仔细看看。
上面的两段文字的对比,究其内容,我实在是看不出有什么一样的。大家的机理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而我在这里想请教“日研”的科学家:什么是混合气的“同步爆发”。这倒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如果,混合气真得同步爆发,引擎岂不是要跳缸啦!
“引擎岂不是要跳缸啦! ”——“引擎跳出缸”你看到过没有?会发生吗?如果这么容易跳出缸,这引擎合格吗?我们的油公在实践使用中没有发生跳出缸的事情,说明同你想象的理论基础完全不同。按照你的想象、推理,添加油公后“引擎会跳出缸”,但实际我们从来没有见到发生过。
两篇文章,“油公”一篇2549字,引用了2024字,自己写了525字;“奥派”一篇3150字,引用了1640字,自己写了1510字;自己写的文字中有一句45字的广告词相同,这是抄袭?就算抄袭,看来自己写的字数少的一方抄袭的嫌疑最大吧!
混合气“同步爆发”,指的在一个燃烧周期内,只发生一次燃烧,既没有早燃,也没有滞燃,虽然没有绝对的东西,通过传递共振信息,使燃烧趋近于“绝对同步”,如果在点火时间之前发生了提前燃烧,或者在点火以后又发生了延后燃烧,那么就燃烧不同步,因为这个燃烧时间很短,一瞬间,所以“爆发”,燃烧不同步,肯定燃烧效率低,而且可能发生爆震。添加油公后使其在一个燃烧周期内只爆发一次,在一个燃烧周期内只爆发一次怎么会“引擎会跳出缸”?
要么“同步爆发”不是我理解的一齐燃烧,否则结果不是跳缸,就是发动机承受不了瞬间压力而彻底损坏。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根本不是什么“核磁共振”,也没有什么“同步爆发”。
燃油在发动机里的燃烧,从点火期到后燃期结束,都一直在那里燃烧着。翻翻教科书吧,如果燃烧只在上止附近“同步爆发”的话,这个压力发动机能承受得了?!届时只有跳缸或者解体了!
从你的留言看,你是很有智慧的,这个结论应该不难下了吧:油公的文章中引用了台湾的一些基础理论的名词解释先扫盲,让读者理解了这些名词后,再让读者更好理解油公的原理。然后这篇油公的文章,被“奥派”抄袭了,抄得连“文字中有一句45字的广告词相同”。“就算抄袭,看来自己写的字数少的一方抄袭的嫌疑最大吧!”这句话你感觉成立吗?如果“奥派”直接来源于台湾的,那么“文字中有一句45字的广告词相同”,发生这样事件的概率有多大?因为这“文字中有一句45字的广告词”这在台湾的原文中是不存在的。从统计学看,这是低概率事件还是高概率事件?如果要说相同的话,还不止这些,连整个框架也相同:“……已经彻底解决爆震,并使极低辛烷值油替代高标号油使用已成为现实,从以上彻底解决爆震的理论设想出发,……同步爆发……,可以彻底解决爆震问题,而且使用时,与油品标号无关。……,进一步抑制了爆震产生。因此,通过添加……使油在无论什么标号的情况下……,这就是……的真正原因。在低标号油替代高标号油实际使用中,首次添加……千分之一,目的是为了快速……,第二次起…… ”。另外关于文字多少的问题,此前我们已经有很多专门的文章介绍油公了,后来发现了台湾的罗列在一起的一些名词解释,放到一起,应该更容易让读者理解,就把这些名词解释放到一起,再把油公的重点说一下。如果真要比较文字多少的话,你看看网站全部内容,关于添加剂部分的,油公有多少文字,奥派有多少文字,麻烦你再统计一下!
明白了!来自台湾的日本科技产品!斑竹一定看台湾新闻的。最近,一直有打着高科技幌子骗钱的产品被戳穿的新闻。昨天,中天电视台播的那些有氧产品,号称高科技,有氧内衣、有氧挂袋等等,在台湾市场琳琅满目,讲可以治病防病。结果,那些科学家看不下去了,昨天出来讲这些都是骗人的!越是看似高深的东西,连中科院院士都理解不了的东西,越是骗人的!我真希望油公不是啊!
从点火期到后燃期结束,都一直在那里燃烧着,这没有错,我们从来没有否定。我们强调的是燃烧开始时,不要发生2次、3次的开始燃烧,而是让其“发令枪”一响,同时起跑,油公就是起的那个作用,并非从起跑线一步跳到终点。我们从来没有说燃烧只在上止点附近“同步爆发”,是你自己给我们演绎的。
你的演绎总是很滑稽,我们从来没有说油公是来自于台湾的。我们说的很清楚,是针对你说的台湾网站上的几个同发动机有关的名词解释。你怎么老是偷换概念?再加上油公在中国已经销售10年了,1997年我们在北京参加展览时,中科院也拿了我们油公去研究,但他们后来说,按照他们的技术,记忆的共振特性不到1秒就消失了。如果不到1秒钟就消失了,那么就成不了产品。油公永久记忆共振,所以就是一个很明确的、稳定的产品。多年来总有一些厂家来假冒油公或者把他们的产品千方百计想同油公扯上关系。如果油公没有效果,谁会去假冒?而且均是这个添加剂行业内企业在假冒,行业内的业内人士,对产品哪个好哪个差,应该知道得很清楚吧?!不会是盲人摸象碰巧就也取了一个油公的名吧?而且多次有人也称他们的产品是油公。
还是“发令枪”厉害啊!居然只让油分子就燃烧1次,否则1个油分子要燃烧“2次、3次”了!话说回来,既然油公的核磁共振传递能力这么强,共振能传几箱油,那么一次形成的混合气里的这么点油一定全部传递到了吧?那么“同步爆发”一定是所有的油分子一起爆发吧?点火期到后燃期虽然时间比较短,但对于被发过“核磁共振传递”功的燃油分子的氧化过程来讲,就显得非常长了。油分子在点火那会儿被“同步爆发”完了,又哪里来得点火后的速燃期、后燃期的油分子燃烧呢?看来还是日本技术厉害啊!需要油分子一起烧得时候就一起烧,需要它们慢慢烧的时候,就发个令,让它们在极端高温、高压环境下慢慢“跑”、减慢氧化过程。厉害啊!
你一直在“分子”层面上看待油公,而日本十多年前已在“量子”层面上研究量子的共振传递的实用产品产业化了。如同数十年前中国还没有普及到每个家庭拥有一辆自行车时,日本一个家庭已经拥有多辆汽车了,这样的差距你是否承认?数十年前一个连自行车还没有的人是否能想象出一个家庭拥有多辆汽车是什么样的?这差距用这个例子来类比最恰当了。一个以拿着光学显微镜看到的东西的人来否定电子显微镜看到的东西的人,你说这两个人的事能扯得清吗?你最好不要闭门造车了,最好通过什么途径搞到一些油公,对着实物来研究吧,我估计凭你的想象应该不会得到什么结果。如果我们的油公,凭着想象,就能一眼看穿的话,这产品也太掉价了。越是别人理解不了的产品,其生命力越强,越难被人仿制(假冒除外)。越是一眼就能看穿的产品,越是没有多大技术含量,结果是人人能仿制。
《核磁共振》:自然界中任何原子核的内部均含有质子和中子,统称核子,都带正电荷。核子具有自旋性,由此产生自旋磁场。具有偶数核子的许多原子核在自旋磁场中相互抵消,不能产生核磁共振现象。只有具有奇数核子的原子核才能产生磁场,如1H(氢)、13C(碳)、19F(氟)、31P(磷)。氢原子是人体内数量最多的物质,原子核中只含有1个质子而不含中子,最不稳定,最易受外加磁场的影响而产生核磁共振现象。氢质子带有一个正电荷,又能自旋,其周围形成一个小磁场,产生了某一方向的磁矩。
在无外加磁场的时候,氢质子杂乱无章的排列着,磁矩方向不一,相互抵消。当施加强大均匀的外加磁场B0后,体内所有自旋的混杂的氢质子,其磁矩将重新定向,按量子力学规律纷纷从杂乱无章状态变成顺着外加磁场B0的方向(E方向)排列,绝大部分与B0方向一致(处于低能级),少数与B0方向相反(处于高能级),最后达到动态平衡。通过表面线圈施加一个与B0方向垂直的射频脉冲,氢质子吸收能量向垂直与E方向的XY平面偏转;射频脉冲中断后,氢质子放出吸收的能量并回到E方向。因此,“核”的意思是指核磁共振主要涉及到的原子核(尤其是氢原子核)。“磁”有两个含义:1、强大均匀的外加磁场B0。2、叠加一个小的射频磁场和梯度磁场。“共振”是宏观世界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原子核间能量的吸收及释放可产生共振,处于低能级的氢原子核吸收的能量恰好等于跃至高能级的能级差,处于高能级的氢原子核释放的能量恰好等于跌落回低能级的能级差。原子核的这种升降波动是在一个磁场中进行,因此称之为“核磁共振”。 ———-其中的关键是要形成核磁共振现象必须输入外部能量(特定频率的磁场)。当外部能量施加撤除,核磁共振现象消失。这哪里还有什么“核磁共振传递性”啊?真不知道是,研究核能物理的专家不可信,还是气功大师的宇宙流不可信啊!
你凭着这几行字就可以把别人数十年研究的一个产品就搞明白了?如果你用这个学到一些皮毛的“科学”理论这么容易就破解了一项“技术”,那么我们的产品也太掉价,“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你学了那么多电的理论知识,你是否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办起了发电厂,并且轻而易举地把电送到千家万户?你是否拿了摩擦起电去说发电厂搞错了?
你说的那套理论中没有看到“核磁共振传递性”字样就可以否定其存在,你去看看马克思的书中有没有讲到电脑,你考证一下,马克思是否坐过飞机?你再看看《圣经》,《圣经》中有否讲到航天飞机?是否马克思、《圣经》中没有提到的东西就不存在?是否你读过的书中没有看到的东西就不存在?